行业知识
零信任落地实践方案探讨
Oct.10.2024
一、背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,安全风险也日益严峻。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逐渐失去了对抗复杂安全威胁的能力。零信任(Zero Trust)作为一种新的安全策略,被广泛讨论和应用。零信任的核心理念是不再信任任何网络内部的实体,而是对所有的用户、设备、应用和数据都持怀疑态度,并采取多层次的安全机制来保护网络。 二、零信任原则 零信任的基本原则包括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、逐个会话的可信度评估、强化的权限管理、完善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等。在零信任的理念下,网络内部的实体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验证身份,并且只能访问其所需的资源,而不是开放式的权限。用户和设备在访问资源时,需要不断进行会话评估,确保其行为符合安全策略。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是零信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威胁。 三、零信任的落地实践方案 1.构建安全边界:传统的网络安全架构通常是以边界为中心的,如防火墙、IDS/IPS等。在零信任策略中,安全边界需要重新定义。可以采用微分隔离(micro-segmentation)的方法,将网络切割成多个安全域,每个安全域内的实体只能与特定的实体进行通信,并且对通信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。这样可以防止内部网络的侧漏和横向扩散。
2.强化身份认证:零信任策略要求对每个用户和设备进行身份认证,且认证的方式需要多样化。可以使用多因素认证(MFA)来增强身份验证的安全性,如同时使用密码和指纹、短信验证码等。同时,还可以采用使用更安全的认证方法,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。
3.访问控制策略:零信任策略要求对用户和设备的访问进行严格的控制。可以使用动态访问控制(DAC)技术来实现,根据用户和设备的身份、位置、行为等信息动态调整访问权限。此外,还可以采用零信任网络访问(ZTNA)技术,通过云服务提供商将用户和应用连接起来,并在云上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。
4.会话评估:零信任策略要求对每个会话进行可信度评估,以确保会话的安全性。可以采用行为分析技术来监测用户和设备的行为,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访问控制决策。此外,还可以使用会话密钥管理技术,将密钥绑定到具体的会话上,保障会话的安全性。
5.数据保护:零信任策略要求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,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。可以采
  • 信赖
    华为首选MSP
  • 专业
    多对一定制
  • 无忧
    专属工程师服务
  • 标准化
    一站式实施服务
  • 智能化
    智能AI运维
  • 可视化
    7x24小时监控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