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知识
零信任安全技术
Oct.27.2024
零信任安全模型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安全框架,其基本理念是不再信任任何内部或外部网络,以及网络中的用户和设备。传统的安全模型通常将信任区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,将用户认证通过之后就被视为可信任的实体。然而,随着网络攻击的日益复杂和不断演进,传统的信任模型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新的威胁。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核心原则是“不信任、始终验证”,无论是内部用户、外部用户还是设备,在访问网络资源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验证和授权,即使是已经通过认证的实体也需要不断被验证。
首先,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核心原则之一是“最少权限原则”,即将权限控制的粒度限制到最小化。传统的安全模型往往将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类,管理员具有较高的权限,普通用户只具备有限的权限。然而,在零信任安全模型中,用户的权限应该根据其实际需要进行细分,不同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中可能仅需要访问特定资源,因此只分配最低限度所需的权限。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某个用户的账户被攻破,攻击者也只能访问到有限的资源。
其次,零信任安全模型的另一个核心原则是“持续验证原则”,即在用户或设备获得访问权限后,仍然需要进行持续的验证。这种验证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认证,而是通过监控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和访问模式来实时评估其风险。如果用户的行为异常或存在威胁指标,则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进行相应的措施,比如要求用户重新进行身份验证或者限制其访问权限。这种持续验证的好处是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威胁。
此外,零信任安全模型还强调了“网络分割原则”。传统的网络安全模型往往侧重于保护边界,即内外网络之间的防火墙和边界设备。然而,随着云计算和移动设备的普及,企业的网络边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。零信任安全模型则将网络分割成多个安全域,并且每个用户或设备只能访问到其所需的域内资源。这样可以限制攻击者在网络中的横向移动,即使一个域被攻破,攻击者也无法轻易获取到其他域的敏感信息。
最后,零信任安全模型还强调了“终端安全原则”,即要将终端设备作为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。终端设备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网络安全的整体强度。传统的安全模型往往只重视传统的网络安全边界,忽视了终端设备的安全性。零信任安全模型则强调要对终端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,包括安装防病毒软件、更新补丁、加密数据等。同时,终端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
  • 信赖
    华为首选MSP
  • 专业
    多对一定制
  • 无忧
    专属工程师服务
  • 标准化
    一站式实施服务
  • 智能化
    智能AI运维
  • 可视化
    7x24小时监控中心